- 上一篇:固始縣啟程塑料污水站
- 下一篇:大連安達船槳
1.工藝流程2.工藝流程簡介預處理采用:“固定格柵+初沉池+調節池+溶氣氣浮”。固定格柵:攔截懸浮雜物,防止堵塞水泵。初沉池:通過重力沉淀大顆粒沙粒和懸浮雜物,減少后續處理負荷。調節池:由于生產廢水在白天與夜晚排放具有時段不均勻性、時變化系數較大的特點。設置調節池對廢水水量進行調節并均質,使調節池提升泵始終按平均處理水量向后續處理系統供水。資料統計,調節池有效容積按6-10倍平均小時處理量計算。池末端安裝排污...
1.工藝流程
2.工藝流程簡介
預處理采用:“固定格柵+初沉池+調節池+溶氣氣浮”。
固定格柵:攔截懸浮雜物,防止堵塞水泵。
初沉池:通過重力沉淀大顆粒沙粒和懸浮雜物,減少后續處理負荷。
調節池:由于生產廢水在白天與夜晚排放具有時段不均勻性、時變化系數較大的特點。設置調節池對廢水水量進行調節并均質,使調節池提升泵始終按平均處理水量向后續處理系統供水。資料統計,調節池有效容積按6-10倍平均小時處理量計算。池末端安裝排污泵2臺,用于將水提升到氣浮池,一用一備。提升泵的運行受液位浮球控制。調節池中的水位處于高液位時水泵自動啟動;處于低液位時水泵自動停止。
溶氣氣浮:污水中含有大蒜素,在水中呈油狀液體,通過溶氣氣浮去除部分懸浮物和部分大蒜素,溶氣氣浮采用我公司自主研發的加壓溶氣氣浮,該設備它由池體,溶氣罐、空壓機、刮渣機及回流水泵組成,由一個電控箱進行控制操作。廢水中有大量的細小懸浮物及油脂(懸浮物和油狀大蒜素),通過氣浮裝置的處理可大大降低上述污染物濃度,在氣浮設備工作時加入高分子絮凝劑,廢水經加藥反應后進入氣浮池內,與通過TJ型釋放器釋放的氣泡充分混合接觸,使水中的絮凝體粘附在微小氣泡上,釋放的氣泡平均直徑Φ30um左右,絮體浮向水面形成浮渣,浮渣聚集到一定厚度后,由刮渣機刮入氣浮泥槽道送到浮渣池,池下層的清水一部分經溶氣泵抽送供溶氣水使用,此時廢水達到生化處理條件,剩余的清水通過溢流管進入厭氧池。
生化采用:“厭氧+缺氧+好氧”工藝,更好的脫氮除磷。
厭氧池:針對該廢水特性,控制其停留時間,利用厭氧微生物進行完全厭氧,完全厭氧分為三個階段:
1)水解階段:在水解和發酵細菌的作用下,大分子物質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與脂肪水解和發酵轉化為小分子物質如單糖、氨基酸、脂肪酸、甘油及二氧化碳等,固體物質水解為可溶性物質。
2)酸化階段:在產氫產乙酸菌的作用下,把第一階段的產物轉化為氫、二氧化碳和乙酸。
3)產甲烷階段:通過兩組生理不同的產甲烷菌的作用,將乙酸和氫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。
利用厭氧微生物將難降解有機物降解為易降解小分子有機物,尤其是廢水中難降解的為保障其厭氧效果,池體設置彈性填料,彈性填料由拉毛的PP材質的絲條和絞繩制成,呈圓形毛刷狀,比表面積大,能附著大量的微生物(生物膜)。有效增大厭氧微生物的含量,從而增大其處理負荷。
好氧池: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法,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、沉淀池、污泥回流系統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統組成。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。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,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,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,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,還使混合液處于劇烈攪動的狀態,呈懸浮狀態。溶解氧、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、充分接觸,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。第一階段,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,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 性物質。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。第二階段,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,吸收這些有機物,并氧化分解,形成二氧化碳和水,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。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,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,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,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。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后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淀池,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淀下來與水分離,澄清后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。經過沉淀濃縮的污泥從沉淀池底部排出,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回流至曝氣池,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;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,稱為“剩余污泥”。事實上,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余污泥中。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說法:微生物“吃掉”了污水中的有機物,這樣污水變成了干凈的水。它本質上與自然界水體自凈過程相似,只是經過人工強化,污水凈化的效果更好。曝氣池內安裝曝氣管路,曝氣管路系統上安裝微孔曝氣器,孔曝氣器強度高,不易損壞,布氣均勻,阻力損失小,抗腐蝕,氧的利用率高達15%以上,向接觸氧化池、調節池補充空氣的鼓風機為羅茨風機。風機每8小時交替運行一次。廢水經接觸氧化池后自流到沉淀池,
沉淀池;生化出水中含有大量污泥,利用沉淀池將污泥截留并濃縮,并將部分污泥回流至SBR池,剩余污泥排到污泥池,經污泥脫水機脫水后外運,清液自流進入后續處理單元。
曝氣生物濾池:該工藝作為深度處理工藝,具有去除SS、COD、BOD、硝化、脫氮、除磷、去除AOX(有害物質)的作用,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,具有容積負荷、水力負荷大,水力停留時間短,所需基建投資少,出水水質好:運行能耗低,運行費用少的特點。
工藝特點:
①一次性投資比傳統方法低1/4;②占用面積為常規工藝的1/10~1/5,運行費低1/5;③進水要求懸浮物50~60mg/L,最好與一級強化處理相結合,如采用水解酸化池;或者做為二級生化處理后的深度處理。④填料多為頁巖陶粒,直徑5mm,層高2~4m。
本方案設計的高速生物濾池是在傳統生物濾池的基礎上進行改良,是一種上流生物濾池,是一種運行可靠、自動化程度高、出水水質好、抗沖擊能力強和節約能耗的新一代污水處理革新工藝,工藝成熟高效。